周口仲裁委员会关于开展仲裁讲堂/万卷共知活动的通知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》,进一步提升仲裁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、专业素养与实务能力,大力加强仲裁文化建设,营造勤学善思、精进不休的学习氛围,持续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,即日起开展仲裁讲堂/万卷共知活动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内容与形式
(一)“仲裁讲堂”活动
举办“仲裁讲堂”,旨在打造一个高水准、开放性的学术与实务交流平台,邀请国内外法学界知名学者、实务界资深专家,就仲裁理论前沿、法律制度演进、复杂疑难案例解析、国际仲裁动态等议题,举办专题讲座与研讨,拓宽专业视野,汲取先进经验,促进仲裁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,持续提升周口仲裁委员会在争端解决领域的公信力与影响力。
1.举办周期与规模。讲堂原则上每季度举办一期,如遇重要议题或实际需要可适当增加频次。组织仲裁员和仲裁委员会机关全体人员参与学习。
2.主讲嘉宾构成。邀请国内外仲裁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、资深仲裁员、本会委员会组成人员以及法律、经济等相关行业的实务精英。
3.讲授内容范围。聚焦仲裁实务中的重点、难点与热点问题,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仲裁程序管理与推进、证据规则的理解与运用、疑难案件的审理思路、仲裁裁决书的撰写技巧与规范、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、调解与仲裁的结合运用、仲裁司法审查典型案例分析、仲裁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等。
4.形式创新与融合。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学习模式,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,利用公众号、专业视频会议平台等进行线上直播、录播,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。同时,保留线下互动环节,鼓励现场提问与深度交流,确保讲授效果。
(二)“万卷共知”活动
“万卷共知”读书活动是面向全体仲裁员及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内部学习机制,通过常态化开展“万卷共知”系列活动,构建长效学习机制,系统性提升仲裁员、仲裁秘书及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适用能力、争议解决能力、文书写作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;营造“书香仲裁”的浓厚文化氛围;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,提升仲裁服务的专业化、规范化水平,增强社会各界对仲裁制度的认同感和信任度;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筑牢政治根基、提升专业本领、恪守职业道德,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、业务精湛、作风过硬的仲裁队伍,为服务高质量发展、助推高效能治理、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周口仲裁力量。活动以推荐阅读书目、组织读书分享会、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,鼓励和引导大家系统研读党的创新理论、法学经典、仲裁专著、典型案例评析、写作技能及其它有助于提升综合素养的书籍文献。
1.活动定位。本活动面向全体仲裁员及本会工作人员,鼓励仲裁员、仲裁秘书和工作人员积极参与,营造“爱读书、读好书、善读书”的学习风尚,构建“书香仲裁”文化。
2.内容导向。以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核心,推荐书目涵盖仲裁理论与实务、民商法前沿、经典案例评析、法律文书写作、心理学、沟通学、经济学、历史学、公文写作及其他与履职能力密切相关的领域。
3.活动形式。举行读书分享会,组织线下或线上读书分享,鼓励参与者围绕所读书籍,结合自身工作实践,交流心得体会、思想感悟。开展读书体会征集,鼓励全体参与者积极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文章。
二、组织实施与机制
“仲裁讲堂”与“万卷共知”虽各有侧重,有所区别,但目标一致,紧密关联,所以将仲裁讲堂/万卷共知两个活动合并进行,使之高度融合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。
(一)参与机制
1.嘉宾邀请与自主报名相结合。一方面主动定向邀请仲裁领域高水平专家学者,另一方面鼓励并支持本会仲裁员、仲裁秘书及工作人员主动报名,担任“仲裁讲堂”主讲人或读书活动的分享人。有意者提前向本会提交讲授或分享的主题提纲与内容简介,本会统筹安排活动计划与时间。
2.全员参与。周口仲裁委员会将仲裁员、仲裁秘书参与活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评价体系,作为衡量其专业贡献度与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。
(二)成果展示与运用
1.内容汇集出版。对“仲裁讲堂”精彩讲授内容及“万卷共知”优秀读书体会、研究成果,进行系统整理编辑,适时汇集出版发行,形成系列知识成果,用于内部学习交流与对外宣传推广,沉淀机构知识资产。
2.建立学习档案。为每位参与活动的仲裁员及工作人员建立学习档案,详细记录其参与活动、提交成果的情况。
(三)考评与激励
仲裁委员会将机关人员及仲裁员参与“仲裁讲堂”与“万卷共知”读书活动的表现,包括出席率、主讲贡献、分享质量、提交心得体会的水平等,作为仲裁员、仲裁秘书年度考评、续聘及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,激发学习的热情与动力。适时评选优秀作品给予奖励,对非驻会的主讲人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。
三、工作保障与要求
(一)深化认识。全体仲裁员和机关人员应高度重视加强学习、提升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,将参与本次活动作为提升自我、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,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去。
(二)精心组织。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、组织协调与具体实施,负责嘉宾联络、活动宣传、场地安排、技术保障及成果整理等具体工作。要周密制定每期活动方案,确保活动内容充实、形式新颖、富有成效。
(三)学以致用。全体人员要主动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,积极报名、踊跃参与,勤于思考、善于总结,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,应用于仲裁实践,切实提升化解矛盾纠纷、服务当事人的能力和水平。
邮箱:zkzcwyh@163.com
邮寄地址:周口仲裁委员会(河南省周口市交通东段华夏驾校西50米 周口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)
微信发送:15936007078
联 系 人:陈秘书 15936007078